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族群與文化碩士班
碩士論文畢業學位考試
發表學生:洪琪毓同學
論文題目:遷徙、重構與再現:好茶部落飲食文化復振行動的文化資產意涵初探
口試時間:108年7月2日(週二)14:00
口試地點:HK207教室
口試委員:黃貞燕副教授(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)
張瑋琦副教授(指導教授/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)
李翹宏助理教授(指導教授/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)
論文摘要:
魯凱族好茶部落,歷經三次大規模遷村,在多次颱風的侵襲下,使其成為台灣唯一被滅村的原住民部落。多元的飲食文化隨族人的遷移而鬆動,傳統的自然資源取得方式因空間轉移而消逝。遷村後的好茶部落,自2013年起以接待家庭為主軸的方式發展出部落觀光產業,希冀藉此活絡好茶部落的文化,以喚醒族群的集體認同意識進而實踐飲食、工藝等文化產業的價值。
本研究聚焦於族群飲食的文化復振,試圖從好茶部落的日常生活切入,以理解面臨空間場域的轉換、過往生活的文化脈絡被迫根除,加上大量接受現代化的資訊下,在新的生活空間中,族人如何重新建構傳統飲食與文化認同?研究發現,1980年代原住民的文化復振是為了對抗國家、對殖民歷史的反思,今天的文化復振層次已在此之上,是為試圖與原鄉建立連結關係。在新的安居地中,因為飲食具可攜性及便於詮釋的特性,成為好茶部落形塑自我文化主體性的最佳利器,且具有凝聚文化認同的無形力量。此外,面對觀光化下的文化再現,飲食更做為一種族群安身立命的資源,在遷村的歷程中協助部落於異地安身立命,同時也達到族群文化的認同,匯集出群體的文化資產。
歡迎族文碩師生蒞臨指導 |